当前位置:首页 > 报考指南

社科院在职博士:工作与深造间的第三条路

作为金融高管或政策研究员,你深知博士学位对突破职业瓶颈的价值,但全日制脱产学习意味着放弃十年打拼的事业根基,而传统在职项目又担心学术含金量不足。这种“要事业还是要学位”的两难,正卡住无数中高层人才的晋升通道。

痛点背后:不是不想选,而是没得选
对30-45岁的关键岗位人群而言,全日制博士的“脱产硬伤”与普通在职项目的“学术质疑”构成双重困境:

  • 时间刚性冲突:全日制需3-5年全脱产,而你的管理职责、家庭责任无法按下暂停键;

  • 学术资源落差:部分在职项目缺乏系统科研训练,论文辅导薄弱,成果难达核心期刊要求;

  • 职业断档风险:离开行业一线可能导致人脉资源流失,复岗后面临竞争力断层。

社科院在职博士的独特定位,正在重构这种二元对立——

一、本质区别:培养路径的“双轨设计”

区别于全日制博士的学术纵深取向,社科院在职博士采用 “学术+实践双引擎”模型

  • 招生对象:全日制面向应届硕士生,而在职班专为五年以上经验的管理者、政策研究者设计,要求具备行业报告、战略案例等实践成果;

  • 时间配置:全日制需工作日驻校,在职班采用 “每月2天周末集中授课+移动课堂”模式,寒暑假停课保障工作连续性;

  • 学术资源:共享社科院学部委员导师、国家课题及CNKI核心数据库,但在职导师更侧重 “行业问题学术化”指导,例如将企业并购案例转化为产权制度研究课题。

二、核心痛点破解:在职模式的针对性方案

1. 时间碎片化→弹性学术支持系统

  • 所有面授课程同步录制高清视频,48小时内上传平台,支持碎片化复习;

  • 开通移动端文献库权限,航班延误、会议间隙皆可检索SSCI论文;

  • 导师通过学术管理系统追踪论文进度,远程批注数据模型缺陷。

2. 学术能力断层→双导师护航机制

  • 学术博导(如经济学部研究员)全程指导:重点解决“理论框架薄弱”“政策分析深度不足”等典型问题;

  • 业界导师(政策制定者/金融机构高管)嫁接实践:帮助学员将风控模型优化、医疗流程改革等实务项目转化为博士论文选题。

3. 成果转化难→国家课题直通车

  • 学员可加入导师主持的国家课题(如“数字经济政策评估”),优秀者获子课题署名权;

  • 课程要求的企业参访报告(如金融班赴上交所调研)经修改可提交部委内参渠道。

当行业经验被赋予学术表达,实践者便拥有了定义规则的话语权——这正是社科院赋予在职博士的深层价值。

2025级补录进行中,别让“非此即彼”的困境阻断你的学术之路!

立即咨询社科在线老师,获取专属补录通道与导师匹配方案
让中国社科院的学术资源与职业势能,在你身上实现真正融合!

开课城市
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郑州等教学中心。
免费获取招生资料
热门专业
经济学
工商管理
金融学
数字经济
经济管理
国际贸易
企业管理
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

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

京ICP备2020033784号-7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384

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