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人社部《关于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》明确要求,高级经济师评审需”掌握绿色经济、ESG管理体系等前沿领域知识”。与此同时,国资委《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》规定,2023年起央企需披露ESG报告。政策倒逼下,“无ESG证书,难进职称评审决赛圈”已成为行业共识。这也是很多环保部门职称评审明明项目业绩达标,却因ESG专业资质被刷下的主要原因。
为何传统职称路径失效?
资质断层:现有职称体系未涵盖ESG专项能力认证,传统继续教育课程缺乏《碳排放权交易》《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》等模块;
标准模糊:企业ESG岗位职责涉及环境合规、社会责任、治理效能多维度,而职称评审标准尚未量化;
竞争白热化:具备专业认证的从业者在职称晋升中更具优势。
社科院ESG证书:职称评审的”四维赋能”
1. 权威背书,直通评审标准
课程严格对标人社部《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》,设置《环境经济学》《ESG评级与指数构建》等模块,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、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等专家授课,覆盖职称评审要求的”绿色经济理论+实践能力”双维度。
2. 政策实战,填补资质空白
证书效力:完成培训可获学院结业证书及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项认证,满足条件还可以申请博士学位证书,符合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》(人社部令第25号)的职称评审学时要求;
工具赋能:掌握TCFD气候披露框架、碳排放核算ISO14064标准等实务技能,解决职称评审中”理论脱离实践”痛点。
3. 灵活学制,适配职场节奏
每月1次周末授课(寒暑假除外),2年完成学业,支持线上直播+回放,与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办法》要求的年度学时积累无缝衔接。
2025年是《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》实施关键年,职称评审ESG权重预计进一步提升。社科院ESG课程限额招生,目前仅剩部分补录名额。“证书是能力的勋章,更是机遇的门票。”小窗咨询,抢占席位。
上一篇: